文 / Jeffrey A. Sheehan
美国沃顿商学院副院长


11月的上海,细雨微风吹过棉花工作室外的灌木丛,沙沙作响。

“我从自然和生活中汲取能量。”她说。这是一个有着平静笑容身材娇小名字独特的女人。她的工作室里,那些色彩绚烂的作品流淌着强大的能量。

棉花有一组装置作品,放置在某个美术馆里,作品运用了早期的一组农具,与真正的秧苗、稻子以及其他的豆类组合在一起。这件作品让我理解,棉花希望借此唤起观众对过去、乃至对自己的“根”的观望和反思。

棉花欢迎任何对她作品的不同解读,但她从不主动告诉任何人该如何欣赏她的画作。这位女画家的母语是中文,但她的表达清晰而深刻。她是个多层次的沟通者。

我站在一幅作品前,第一印象是混乱,完全不像我之前见过的任何作品。但我再看就感到它绝非混乱,而是极其复杂。“有次我喝了几杯朗姆酒,晕晕的,我特别想画画,就画了这一幅。”她满怀坦诚地说。棉花一点也不骄傲,她的低调自信体现在她的画作中。

棉花有个有趣的小系列,都是她在欧洲各国游走时用水墨创作的。一楼客厅的那幅油画整整花费了她六个月时间,这是她家中最具震撼力和美感的油画。作品虽然抽象,但只要你的目光稍微停留片刻,就会被作品引领到一个奇妙的世界中去。她把作品视作自己的孩子,她在绘画时,就像在孕育生命。

在棉花的作品里,每个人都能看到不同的东西,会感到愉悦和感动。我觉得自己变成了康威(Conway)。在詹姆斯·希尔顿的《消失的地平线》中,康威感受到内心广阔的平和与宁静。

在棉花的作品中没有愤怒或痛苦,也别试图去寻找“社会现实主义”。她没有政治哲学。她拥有源于自然的喜悦和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敬畏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幸运地看到她的生活内涵和作品,但任何懂得棉花的观众,一定会欣赏她所有作品中美丽、宁静和柔软坚韧的力量。她用全球通行的语言来表达情感。

当你徜徉在棉花的作品中时,多重层次的艺术复杂性无限延展生长。对于世界而言,这种天赋既不是中国的,亦不是西方的,它是“棉花的”。抛下你的成见,准备被它侵袭并宠溺吧!她的画笔已触及无垠的边界,其中自有足够丰富的醇香供我们所有人品尝!棉花一点也不炫耀浮夸,但见了她之后你永远不会忘记她。她是独一无二的。

此刻,我脑海里还能浮现出这些油画。我意识到它们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并且情不自禁又一次回想起我初次看到这些油画时所产生的情感。

此刻,我听到了棉花作品在我心中的回响。

2012年于美国费城,沃顿商学院